自然接触可改善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差异

2025-08-02

  

自然接触可改善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差异

  与自然的关系与幸福感之间的联系受到地区经济社会状况的影响。神户大学的分析基于日本两个主要大都市地区的调查结果。许多城市居民无论是当前的爱好还是童年时光,都曾参与过徒步旅行、露营或在公园散步等活动,从而与自然建立了积极的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同居住区之间的自然接触差异日益扩大,特别是对那些面临社会和经济挑战的人群影响更为明显。神户大学人类环境科学家内山裕太(UCHIYAMA Yuta)专注于研究城市与乡村生活方式的差异如何影响生活质量。他和他的团队对日本两个主要都市区(东京-横滨和大阪-神户)的35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以确定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包括客观(基于与自然空间的接近度和可达性)和主观(基于对自然关系的感知)。调查结果根据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和居住区的城市发展程度进行了分类,以便更清晰地阐明幸福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表在《景观与城市规划》期刊上,显示人们与自然的联系感越强,其整体幸福感越好,这种关系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城市化地区尤为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相关研究表明,自然接触对于那些面临重大压力的人群的健康维护和改善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居民中。相反,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居民则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提升健康和整体幸福感,使得自然接触的效果相对较弱。内山表示,这对减少幸福感不平等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预计,保护和提升现有自然空间,以及组织社区活动,将对经济状况较差地区的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有趣的是,在我们调查的因素中,童年时光与自然的接触特别是成年幸福感的显著预测因素。”这一发现进一步强调,早期接触和公平接入自然对公共健康至关重要。未来,进一步分析独立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随时间变化的关键因素(例如,迁移到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将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自然关系、经济水平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内山表示:“这些发现与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一致,因此针对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干预措施应适用于其他具有类似经济社会背景的地区,如季风亚洲的其他城市。目前,作为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的一部分,我们正在分析知识和认知如何影响亚洲主要城市(包括曼谷和马尼拉)公民和决策者的幸福感、韧性和应对能力。”这项研究得到了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编号JP23K25067、JP23K25106、JP23K28298和JP23K28295)、环境研究与技术开发基金(资助编号1FS-2201)以及亚太地区全球变化研究网络(CRRP2023-10MY-Uchiyama)的资助,并与琉球大学、东京大学和南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