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不是妥协更不是让渡利益

2025-08-02

  这个题目灵感来自“玉渊潭天”。“玉渊潭天”团队之前联系,小镇没有及时看到,以至于好友申请过期,感到特别遗憾,如果“玉渊潭天”团队看到,很期待多多交流。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后,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股声音认为中美又要和好了、中国要妥协了,这种期盼过于强烈,以至于严重忽略了官方显而易见的态度。

  昨天中美开始首次接触,这又引起一些人的幻想,觉得中国会像2018年那样对美妥协,签订所谓的“第一阶段”协议来换取特朗普降低对华关税。

  比如小镇就看到某211、双一流大学校长就认为“中美关税谈判的第一阶段协议可能会在一年之内达成”,还认为“最终谈判的方向会回到‘做大蛋糕’的角度,即回到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来”。

  小镇查了下这位校长的学术和工作背景,不出所料是经济学这类人文社科类,在美国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还是仅仅局限在经济角度去分析,以至于没搞清楚,现在无论对中国还是美国,贸易、关税、经济已经是次要因素,两国更关注的是全球秩序的重构。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将政治剥离导致的认知局限,在和平、常规环境下,还能适用,一旦秩序发生颠覆性变化,预判一定错误百出。

  小镇猜想,这位校长认为一年内达成所谓的第一阶段协议,纯属照搬2018年第一轮,但小镇很不理解:2018年都用了22个月才达成第一阶段协议,这一次为什么一年内就可以?又凭什么认为会有所谓的“第一阶段协议”?

  2018年贸易战烈度要比现在小得多,中美双方关注的问题也比较具体、集中,而且贸易战爆发之后,中国非常主动,两位大员一个月内先后访美。

  毕竟2018年贸易战太突然了,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很多国内改革还没有完成,军队现代化建设才刚刚启动,事关国家安全的种种工作还没有开展,做好与美国全面博弈的准备。

  比如房地产泡沫危机、金融无序扩张以及能源、粮食、供应链、物流等等都没有做好准备,就算要反制美国,当时也没有形成反制体系。典型的就是稀土,理论上中国可以用稀土反制美国,但那时候国内稀土开采、加工、出口非常混乱,根本管不住,更不要说这几年才刚刚成形的相关反制法律、反制清单等制度性安排。

  首先,特朗普以及他的团队乃至美国精英阶层,仍然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中美之间实力对比的历史性变化,仍然自以为可以从实力和地位出发比中国低头。

  虽然2021年拜登已经吃瘪,但特朗普可能认为自己比拜登强,拜登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注意小镇不是说中国在军力上已经可以超越美国,关键是中美两国军事建设的目标不同。中国是防卫反击、确保自身利益不被侵犯,而美国是全球布武、维护霸权,这就意味着中国只需要守住中国本土,进而维护周边地区安全与稳定,并且在全球关键位置确保军事存在以作震慑,这就足够了。

  比如2022年塞尔维亚面临危机,关键时刻中国4天内22架次运20,为塞尔维亚提供了关键支持,运过去什么不重要,关键证明了中国的远程战略运输能力和支持塞尔维亚的决心。

  还有今年4月19日,中国由运油20、歼10C、空警500组成了完整空中编队,一路飞过多个国家抵达埃及,并与埃及战机混编,一同飞过埃及古老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编队保持低空飞行,还来回飞了两遍,给全球游客留下充足的拍照、摄影时间。

  这次编队飞行,警告某些国家不要铤而走险,不要试图染指西奈半岛,在中东危局中,极大稳定了埃及局势。

  那时,歼10C还不被关注,还有人质疑歼10C的战斗力,毕竟去年珠海航展,歼10C才混到一个塑料布,甚至停在角落都没人看守,随便看、随便拍。

  简单地说,中国目前阶段要做的是拒止,而非主动进攻;反观美国,日益萎缩的制造业以及更加严重的腐败,导致美军装备更新缓慢,大量装备将在未来5年集中退役,再加上美国快乐教育和50岁以上工程师的集中退休,不仅导致美国研发能力严重萎缩,还令美军征兵变得困难。

  航母就是典型,目前在太平洋上只剩下一艘原定今年退役的老旧航母,下一代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下水12年了,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而目前看,就算再过10年,也很难形成战斗力,这是美国错误且落后技术导致的恶果。

  至于科技、经济、全球影响力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历史性颠覆。中国总体实力确实仍然弱于美国,但全世界公认,中国已经可以与美国并列,对全球其他国家而言,中美实力的差距可以忽略。

  但特朗普已经是美国年龄最大的第二任总统,认知很难更新,这是人的天性,并不会因为他是总统而有所不同,甚至恰恰因为特朗普是总统,还是美国小布什之后最强势的总统,导致没有任何人敢反对他,于是特朗普已经陷入了一个精心构筑的信息茧房。

  所以特朗普还在按照2018年的经验,认为中国一定会低头、一定会主动联系他,甚至在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的时候,可能心里还在美美的想着一会接到中国的电话,该说什么。

  但是,很显然,2025年的中国已不可同日而语,7年来,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025年对美反制,动作非常干脆、态度非常坚定,充分证明中国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预案,预料到了特朗普可能采取的任何做法,哪怕最小概率、最愚蠢的方式都预料到了。

  自然,我们不可能有任何妥协,更不会让渡利益,正如“玉渊潭天”所说“中国利益不容侵犯,是中方同意谈的基础”。

  但特朗普不清醒,国内有些人也不清醒,还以为是2018年。哪怕这次巴基斯坦对印度实现碾压性空战胜利之后,国内仍然有人暗戳戳的质疑巴基斯坦夸大、造谣。

  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小镇可以非常明确的说:中美关系不可能回到过去,就算缓和,也不过是暂时的,长期看,在中美博弈拿到最终结果之前,要做好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的准备,脱钩断链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场战争,战争总要有牺牲,不可能顾忌盆盆罐罐就妥协,妥协只会导致更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心气一旦泄了,国家崛起的大势就会被打断。

  总之,相比2018年,2025年中美已经进入全面博弈,全面加强的关税战不过是开胃菜,更关键的是全球秩序和中美地位的重新定位,还涉及到货币与汇率、科技与产业、前一轮贸易战恩怨纠葛、文化与传播等等领域,更不要说经济之外的国际政治、外交乃至安全等等事务。

  要谈的太多了,别说一年,两年能达成初步意向就很不错了,顶多在一些具体、不敏感的领域初步达成一些具体的、小的协议,以作缓和。

  中国已经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中美实力差相比2018年大为缩小,中国怎么可能妥协?而中国不妥协,特朗普也不可能轻易放弃,否则他的地位就会受到严重威胁,特朗普的反对者只是被压制而不是消失了。

  从这次接触也可以看出,事前中国一再表示没有与美国进行任何接触,特朗普在说谎。

  而且这次接触,中美双方都很低调,两国公开的报道都是说访问瑞士,顺便,注意是顺便进行接触。

  比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介绍的时候,先是说9日到12日访问瑞士,与瑞士方面举行会谈,然后才说访问瑞士期间,何副总将作为中美经贸中国牵头人,与美方牵头人贝森特举行会谈,紧接着又说12日至16日将访问法国。这是一种非常淡化的姿态,也说明根本就没指望进行有效的商谈。

  所谓的接触,不过是双方在一个正式场合,把各自的要求、态度、底线、红线等等介绍一下,基本是各说各话,做好会谈纪录以备存档,也就仅此而已。

  甚至正因为第一次接触注定无法取得实际效果,接下来特朗普为了达成目的,很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冲突,继续搞所谓的极限施压。

  还要注意一件事,就在5月9日,也就是中美接触开始前,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7个部门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现场会,部署后续具体工作,会议提到“国家对镓、锗、锑、钨、中重稀土等战略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以来,部分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不断翻新走私出口手法,试图逃避打击”,还点名了“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第三国’转口”等三种典型规避手法。

  比如东南亚各国近期调整原产地核准,从原来由非官方开具转为政府部门直接掌控,这显然有利于中国商品转口美国。

  还有4月周边会议和出访东南亚后,中国加强了在东南亚等周边的布局,首次强调安全协作。参见《》。

  经贸和区域货币合作方面,也加速推进。5月4日至5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了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要特别注意,这次会议宣布把沉睡十几年的清迈倡议机制做实,包括在清迈倡议多边化下新设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还宣布探索并完善清迈倡议机制资本实缴方案。这个实缴特别特别重要,意味着东盟与中日韩之间的区域货币协作进入新阶段,可以理解为东亚-东南亚的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海湾,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宣布设立沙特金库用于海外直接交割,目前这一做法在网上被解读为人民币与黄金挂钩、石油人民币等等,这种解读太夸张了,但也可以看到中国在非常有节奏的推进各项工作。

  而且4月的进出口数据也证明,特朗普的关税战不过是纸老虎。以人民币计价,4月中国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5.6%,出口增长9.3%、进口增长0.8%,注意这是历史同期第二高的增速。

  而东南亚国家进出口增长更快。这足以证明,无论特朗普嘴上说的多凶,美国人的需求还是压不住的,就算要承担关税成本,该进口还是得进口。

  5月8日,美国国会举行了人工智能听证会,最关注的就是中美人工智能实力对比,美国顶级AI公司从各个角度分析,最终结论是美国领先优势岌岌可危,呼吁美国政府放开管制。

  OpenAI的奥特曼认为美国大模型仍然领先,但优势的时间窗口并不大,如果想要保持领先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影响力和巨大收益,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要过度监管,以维持美国创新文化。奥特曼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表态,他认为人工智能不是什么高深的火箭科学,要避免犯低级错误。

  美国两院院士、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则从芯片角度分析,认为美国处于领先位置,中国在使用尖端技术上受限,但实现目标的方法不止一种,即使没有最先进的芯片,也可以完成很多事情,认为根本不用讨论谁先进谁落后,中国正在快速追赶。苏姿丰跟奥特曼一样,认为必须保障美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求美国政府制定稳定、一致的政策支持,让美国企业专心做事。

  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oreWeave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英特拉托则从物理基础设施和软件角度分析,同样认为美国仍然领先,但在构建大型算力设施方面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审理流程复杂、项目建设周期长等等,如果不能及时完成算力建设,会限制AI的发展,进而影响美国持续领先。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则认为中美竞赛持续焦灼,谁的技术能在全球范围被更广泛的采用,决定中美竞赛的胜负,提到18%的人生活在中国、4%住在美国、78%住在其他地区。还举例中国主导5G的案例,认为谁先一步进入市场,就很难被取代,要求在合理监管下推进技术出口,重建全球信任机制,尤其中国影响极大的非洲地区。

  参会代表说的很委婉,批评之前,先得强调美国仍然领先,但实际观点非常清晰。

  这个听证会的背景是,拜登离任前搞了人工智能芯片全球分级管理法案,参见《》,这个法案将于5月15日生效,而特朗普打算撤销这个法案。

  这当然不是放松对中国的打压,只是美国人已经发现,如果继续搞所谓的全球分级,只会引起全球各国的不满,还会对美国芯片和人工智能产业带来极大打击,反而帮助了中国芯片和人工智能的崛起。

  美国人还注意到,自2023年以来,马来西亚柔佛的数据中心正在急速扩充,目前已经有22座数据中心在运营,还有8座在建,马来西亚哪来的这么大的算力需求?到底谁在使用?这应该不难猜。

  大体就这么个情况,看完这一篇,应该能够对中国取得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等一切战的最终胜利有充分信心,甚至可以说,特朗普发起这场荒唐的关税战,反而给我们提供了战略级的机遇。

  既然如此,除非特朗普承认错误,全面回退到4月2日以前,否则何必妥协,慢慢谈嘛,我们又不急。